2019年金秋,重庆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数学科研的种子在重理工校园深深扎根。
2023年3月,依托研究中心为基础进行建设的“重庆几何拓扑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成为重庆市首批三个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之一,对于研究中心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回望5年历程,研究中心瞄准国际基础数学研究前沿,围绕基础数学中复几何与数学物理、代数几何、微分几何、几何分析等几何拓扑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向基础科学的“最深处钻孔”,为重庆市基础研究持续高水平发展助力,致力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背景当下,中心如何聚焦基础研究,以几何、拓扑研究为突破口,通过理论研究、人才储备、学科交叉、科技先导等方面的多维布局,多措并举,蹄疾步稳落地见效?如何“以理为基”,向最高处攀登?如何立足重庆,面向全国,对标国际,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基础研究的“据点”,成为国际数学界关注的“焦点”?
用知名数学家、现重庆几何拓扑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重庆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克峰教授的话说,五年攻坚克难,推动数学研究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团队深耕基础研究前沿,以卓越执行力和非凡创新力,破题未来之路。
“因研究中心成立的特殊性,它成为学校的‘管理特区’‘科研特区’和‘人才特区’。”重庆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挺介绍,研究中心成立至今,也一直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研究中心组建起了由3位院士领衔,刘克峰教授带头,2名国家级青年人才,1名重庆市杰出青年人才,16名海内外知名青年数学家等组成的国内顶尖数学家学术团队。
提到研究中心的成立,刘克峰教授表示,数学基础研究任重道远,他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发现与培养人才。
如何发挥“人才引进”牵引作用“集群引智”,持续提高人才队伍的水平,构筑成为中国西部的数学研究高等人才集聚高地?研究中心依托当前人才资源及平台优势,主动适应重庆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需要,广泛吸纳全球青年领军人才,增强人才支撑力,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提供底层支撑。
刘克峰教授表示,未来,综合国力、技术、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基础研究及人才的竞争,研究中心的成立也正是将基础研究摆在首位,与未来区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形成了高度的融合,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刘克峰教授来渝,任职重庆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时,已从事几何与拓扑研究30余年了。勇担重任之后,他也专注于用几何拓扑研究超弦理论前沿问题,带领团队深耕黎曼面模空间相交理论、环路空间指标定理等7大数学难题。
历经五年,团队成员遵循“法乎其上,取乎其中”的方式,一头扎进数学基础研究的前沿,以研究为“核”,筑理论之“基”,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2022年,完全证明了对于规范群的反常因子分解公式,解决了针对泰西穆勒度量的长期悬而未决的重要猜想;2024年,解决了代数几何中著名的格里菲斯猜想,且部分成果已发表在数学顶级期刊上。此外,研究中心还成功立项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5项、国家科技部战略发展类专项1项、国家科技部外国青年人才计划1项、重庆市杰青项目1项等,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0余篇。
“短短数年,这些瞩目成绩为重庆市基础研究持续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学校,研究中心更对数学学科和专业建设、科研项目和工科专业发展发挥了强力支撑作用。切实践行学校‘以工为主、以理为基、以文赋能’的学科发展思路。”重庆理工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粟道平说。
“好的数学证明常常是经历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失败的尝试之后才找到,所以一个人经受挫折的韧性往往是成功的关键。”“对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要首先拓宽眼界,不仅在数学的各个分支之间,更包括物理等相关学科,然后再尽可能地融会贯通,激发出想象力。”
研究中心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刘克峰教授如是说。他经常告诫学生要有韧性、要有自信心,屡挫屡战,在大大小小的失败里站起来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那研究中心如何“科研+育人”双轨并进,“国际+国内”协同突破,实现跨越式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培养”呢?
学校依托研究中心教师资源,通过设置“导师制”,动员研究中心国际化人才一线教学,着力应用数学拔尖人才的培养,拓宽学生视野;开展“院士进校园”科普性讲座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此外,学校还搭桥“丘成桐数学班”形成对重庆市中学生数学基础研究的启蒙和影响,以此构建起“科研+育人”的育人体系。
此外,研究中心还持续开展与数学基础研究相关的,如“第六届中日几何会议”“2024年前沿数学论坛”“第一届人工智能与数学研讨会议”等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科学研究和数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重庆理工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许安见介绍,研究中心的成就还表现在:同类机构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国前五;引进教师质量和科研水平日益提高,高端人才数量实现重大突破;研究中心在国际和国内数学基础研究领域的话语权也日益增重。
成绩背后,离不开刘克峰教授“搭桥引路”前沿资源的努力。“复几何讨论班”“几何分析讨论班”“代数D模讨论班”“AG Reading Seminar”“Morse Theory讨论班”。许安见介绍,这是研究中心一周学术活动的安排表,也是高端人才资源和学术资源引进带来的影响之一,另外研究中心还搭建了“重理工数学中心讨论班”的信息沟通群,及时发布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北京雁栖湖数学应用研究院、复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举办的学术会议、短期课程等,让研究中心与国际接轨。
此外,五年来,研究中心还邀请了一大批,包括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中心丘成桐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伟平、周向宇、方复全,著名数学家张益唐教授等在内的50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研究中心进行学术报告和访问交流。
五年筚路蓝缕,开山拓海,重庆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切实为重庆市科创高地筑牢了基础研究之基,让重庆在西部数学基础研究领域绽放光彩,于国际数学界崭露头角,铸就了非凡五年历程。
未来,重庆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将继续砥砺前行,吸纳青年领军人才,突破基础理论研究,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构筑国家级科研平台,持续攻克公开数学难题,实现重庆数学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和重庆辨识度的从0到1的数学基础理论突破、从1到N的数学原创应用成果,从源头和底层上为重庆四大科创高地建设提供基础研究支撑。